黑色齐耳短发、深蓝色羊毛衫、一双半月型的眼中时刻装着笑意,吕澜希坐在靠窗的位置,身后是两米高塞满了各类专业教材的书柜,右手边是重重叠叠垒了三层的课外书墙,桌上还有一本打开的《五种时间——重构人生秩序》,这是她最近在看的书。
“温柔、优雅、交流愉悦”,是同事对吕澜希的一贯评价。
但这些温和背后却藏着一个具有超强工作能力的“汉子”。2021年底,特驱教育公布当年先进人物榜单,吕澜希获“开拓先锋”称号。来到希望教育四年,她经历了四次工作变动,从最初负责具体考核工作到如今管理五个部门,她说:“我骨子里是个很要强的人”。
我想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2018年初,吕澜希决定从报社辞职。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放弃的不仅是7年本硕新闻专业求学,3年记者、5年编辑工作经历,还有旁人艳羡的 “稳定”。
“这么多年一直在做新闻,我就想出来看一看,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吕澜希说。
2018年4月,吕澜希加入希望教育,从考核部一名普通员工做起。由于此前有编辑工作的经验,2019年,她接到了来集团后的第一个重任——担任教材管理部部长。
教材管理部是新部门,专门服务于集团院校想要出版教材的老师们。
初期只有吕澜希一个人,却要肩负整个部门的职责:梳理需编辑的教材目录,再联系各院校专业老师编写教材,最后联系出版。每隔半个月,吕澜希都要到全国十多个院校与老师们沟通编辑进度。出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纸质文档三审三校,吕澜希负责将修改意见传达给老师。
“这是一个相当繁琐、又流程化的事”,部分老师对反馈意见的接受度很高,但也有老师始终坚持自己,“有自己的理由”,每当这个时候,吕澜希就不得不和他们反复沟通,每天语音电话都要打上十几个。有老教师喜欢晚上工作,凌晨一两点也在发消息,吕澜希也打起精神回复。那几个月,她经常全国出差,大部分周末都在外地度过。
拼搏也有了回报。2019-2020年,吕澜希带领团队协助院校老师出版自编教材累计达到104本,为各院校学生提供教学用书超过61万册。
凭借着两年在教材管理部的成绩,她再次迎来新任务——同时负责教材管理部、师资培训部、实训研发部。接到任命通知时,吕澜希短暂思考了几分钟,立马下定决心:“我能做”。她回忆当时的心境,“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只要是我承接下来的,就会尽力去把它做好”。
“我的很多工作都没有成熟的模板去学习,领导给了方向,其他都是靠自己摸索”,从考核专员、到教材管理部部长,再到管理实训研发部等三个部门,吕澜希坦言,“都是想办法把没有的东西做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勇敢接受新挑战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新业务走上正轨?则是更关键的问题。
我一定要把结果拿到
“刚开始时,压力比以前做记者编辑时更大”,吕澜希回忆,报社的工作繁忙而紧凑,但胜在业务单纯,她只需要写好自己的稿子;但现在,时间和精力被大量分散,再难拥有整块儿的时间专注在一件事上。
吕澜希初期也极不适应,除了时间碎片化,她还要“上对领导负责,下对员工负责”,日报、周报都要汇报给不同的领导,“压力来自方方面面”。
来不及烦恼,大量繁杂、碎片的工作激励她快速成长,“每周至少开6个会,要和不同的负责人对接”,这种情况下,吕澜希领悟了“抓人”的重要性,“将几个负责人抓好,工作就理顺了”。
为了清楚了解所有工作的推进情况,她将在报社时写日报的习惯引入部门,要求几位负责人每周、每天汇报工作进度,所有员工也要写工作日报,从整体上把控工作进度。
“对下”做好了,“对上”呢?只要领导布置了任务,吕澜希都会及时反馈工作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做一个事事有交代的人,才会让大家放心将这个任务交给你。”
内部管理得到解决,外部业务却并非一帆风顺。
为了让学生上课更有兴趣,能将课堂上的知识活学活用,部分学校决定将理论课程改为案例式和项目引导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吕澜希专门牵头负责此事,服务学校。
经过统计,全集团一共100多个专业,共有1000多个课程需要转化成案例,任务重、工作量大、学校放假等因素都是拦路虎。为了提高院校老师的积极性,实训研发部出台了进度定期通报机制,并评选优秀案例。
吕澜希点开微信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做工精美的红色海报,上方大字写着本周优秀案例名称及院校名字,“各位领导都能看到他们的成果,受表彰的院校和老师就会很有成就感。”
建立通报表扬机制后,各院校工作组都积极发来工作简报,主动与实训研发部讨论如何改进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上周,四川天一学院的中药学专业就连续获评了两次优秀案例。
对吕澜希来说,“结果大于过程”,认可了一件事就会去努力,“不管付出多少,或者什么渠道,我一定要把结果拿到。”
截止2021年年底,课改研发专业已覆盖集团62个专业,完成案例研发575个,预计将在2022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将会有第一批新生收获课改的好处。
无论是初期单打独斗,还是后来带着团队协调多个部门,吕澜希一直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适应能力在每个板块都做出了成绩。她说:“感谢集团给了我机会和平台,我才有现在的成长。”
今年,她的肩上又增加了成人教育等板块的工作。害怕不?吕澜希说不怕,反而有点兴奋,“一切皆有可能,很开心还可以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