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于兴财
11月22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校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摄影”作品展览,这次的主角不是摄影“大家”,而是校内的同学。现场共展出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这些均来自艺术设计系17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电影电视系17级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之手,作品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贫困地区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四川省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崇州市电视台、今日崇州等媒体闻讯纷纷赶到学院进行采访报道,崇州市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领导也到校为同学们站台。然而,又有谁会想到两年前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连相机都不会使用,更别提摄影作品展了。
《摄影》课程是传媒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获得摄影基础知识以后,必须拿起专业相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实地拍摄一些静物、人物、建筑、风景图片,通过实践来掌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掌握摄影技巧。两年前,传媒学院的摄影课程有着很大的问题,排课形式过于分散,在师资队伍安排上,将《摄影》课程安排给教学任务不够或者无力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没有做严格的考核和把关。许多人认为,专业必修课的《广告摄影》课是一个“鸡肋”课程。
“摄影课”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改、怎么改、改哪里”成为了艺术设计系教师的难题,在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于兴财看来,“教学方法千千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这也是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呢?“实践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排课”,艺术设计系大胆地打破传统模式的排课方法,将一学期的课时浓缩到一周,同时采用“走出去”的方法,把学生带到校外进行实地“采风实践教学”,采风时还邀请著名摄影专家担任采风教师,专门指导学生。
2017年3月,艺术设计系迎来了第一次外出采风教学,于兴财带领着百余名2016级广告专业学生来到邛崃、白鹿镇、汶川和西昌四座城镇,到了新环境,学生们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纷纷拿起了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和美景。学生许诺是2016级广告专业的学生,在摄影采风之前的他,非常调皮、迷茫,对于摄影课也是毫不在意,然而在摄影采风归来之后,却明显变了个人,他一到周末就到成都拍夜景,到其他风景区拍摄风光大片,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许诺是众多学生的一个缩影,学生们思想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摄影课的课程考核改革也成为了艺术设计系教师的亟待解决的事情之一。在未进行课程改革前,学院摄影的课程考核不够科学,任课教师往往让学生提交一两幅摄影作品,粗略打分、草草了事,这样显然不能过关。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于兴财说道,目前就高校课程来说,“过程+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最佳的选择,自然摄影课的考核方式也是如此,传媒学院摄影课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实践考核”的方式,多元化评价学生,同时邀请著名摄影专家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保证公平、公开、权威。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更能客观的展现了学生的水平。
学院执行院长罗琴说道,近年来,艺术设计系不断进行摄影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从课程的时间、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提高了摄影课程教学质量,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赏。